广州华侨外国语小学在什么位置?附近地铁口是哪个
2020年3月19日 in 华桥外国语小学
公告中说:为进一步完善五城区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消减“学区房”优势,合理控制热门小学生源数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福州市教育局拟在“片内生”政策的基础上,实行“一套房产六年内提供一户家庭学位”办法。为增强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规范行政决策行为,现决定对完善五城区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举行听证会。
据悉,听证会将在10月11日上午9时举行
地点在福州市仓山区南江滨西大道193号东部办公区2座9楼
目前,市教育局正在接受听证会代表的报名
听证会代表包括专家听证代表15人,
涉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五区教育局、学校负责招生人员
另外还有10人是公民听证代表
感兴趣的人可以登录福州市教育局网站申请
同时,现场还将邀请10人旁听人员(含5名记者)
据悉
听证会现场主要听取两大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1.是否有必要实行“完善五城区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2.《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完善五城区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是否完善?需要如何改进?
那么,问题来了
为何福州市教育局想推行“六年一学位”呢?
对此,福州市教育局也作了四大原因的释释——
原因一:
五城区小学“班生额”超标现象严重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实施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专项规划的通知》(闽教基〔2018〕64号)要求:
(1)2018年底前,巩固全面消除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的成果。目前,福州市已经做到
(2)全省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3%以内,随迁子女占在校生25%以上的设区市控制在4%以内。到2020年56人及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2018年,福州市随迁子女占在校生24.7%,但福州市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达到5.83%(其中鼓楼、晋安、仓山大班额比例尤其高),无法完成2020年消除大班额的要求。
(3)到2020年,全省51-55人班额比例控制在10%以内,随迁子女占在校生25%以上的设区市,控制在15%以内。2018—2019学年,福州市51-55人班额比例达19.21%(其中五城区51-55人比例高),控制51-55人班额比例达标的难度大。
(4)到2020年,2000人以上大校额得到控制,学校规模逐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福州市也很难有效控制。
原因二:
热门学校“学区房”轮转频繁
加剧大班额问题
近年来,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渴求与日俱增,一些没有承担随迁子女任务的优质小学,由于其对口的初中是福州市的优质学校,所以成为许多家长的首选,也由此助推了“学区房”的轮转,家长“买房—套学位—卖房”现象频繁,这是热门学校片内房产交易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钱塘小学等校为例,钱塘小学近三年每年招收新生660人左右,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新生是临近入学一年内才购房、落户进入学校的;湖滨小学、国货路小学等校片内小户型楼盘多,小升初多校划片政策出台之前,这些学校片内小户型房产流转率极高,超过一半的家长在孩子入学一年之内又将房产抛售,以至片内生源愈加爆满。
原因三:
大班额的危害不容小觑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制定实施“十三五”中小学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闽教基﹝2017﹞45号)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班额要求为:小学“每班容纳45座”,初级中学“每班容纳50座”。班额超标带来很多危害,如:挤占了学校的功能教室,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迫使老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管理,而非课堂教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变小,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安全隐患等。大班额现象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近年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已发文明令致力消除大班额。
原因四:
实行学位限制办法是大势所趋
当前全国多地纷纷实行“一套房产六年内提供一户家庭学位”办法,遏制学区房交易频繁带来的优质校供需矛盾问题。近年福州市教育局多次收到大人代表、政协委员、部分群众关于呼吁福州市应采取“学位限制”的建议,“学位限制”的呼声高涨。市领导在调研教育工作时,也收到多校对片内房产交易频繁带来生源压力问题的反馈。实行“学位限制”办法是大势所趋,福州市应加快研究制定规范小学就近入学的政策,遏制学区房交易频繁带来的学位供需矛盾问题,遏制择校热难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这一消息不啻于一条重磅炸弹
一下子在家长圈中引起轩然大波
什么叫“六年一学位”?
对现行入学政策会有什么影响?
对学区房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以下是福州爱上学为大家带来的原创分析
欢迎大家转发
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观点
什么是“六年一学位”?

所谓“六年一学位”,是指“一套房产六年内提供一户家庭的学位”。
也就是说,同一住房地址自登记入学之年起,六年内仅提供本户家庭一个入学学位,不再为该住房地址的提供其他学位。
那么,二孩怎么办?虽然市教育局在公告中没有提及二孩除外。但根据其他城市的做法以及常规理解,一户家庭若有多个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孩子,多个孩子均享有学位。
“六年一学位”将带来哪些影响?
1
对学区房的影响
“六年一学位”政策若将执行,最大的影响是学区房的二手房交易。如果你是想为孩子买一套学区房,以便孩子将来能就读该房子对应的划片小学,那么,作为买主,你就要了解这套房是否还有房东的孩子在该小学就读,与你孩子的入学时间是否有冲突。
那么,“六年一学位”对学区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市教育局在公告中说,是为了“消减学区房的优势”,又该如何理解?
“六年一学位”若执行后,对于拥有学区房的家庭来说,你的房子交易条件增加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小学还没毕业,会影响买家的选择。这样看来,因交易条件的增加,学区房的优势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减。对于那种炒学区房的人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说通俗一点,你如果还有孩子在上学,你的学区房就会变得无人问津,卖不动!
但是,对于买家来说,他所能购买并付诸使用的学区房也将变得更为稀缺。在以往没有推行“六年一学位”时,只要房东想出售这套学区房,不管他孩子有没有在读小学,你购买了之后实际上都不影响你的孩子上小学。也就是说,市场上的学区房资源符合你需求的有很多。但是!一旦有了“六年一学位”的政策后,你所能挑选的余地也大大减少。也就是说,如果想让孩子获得学位,你必须要购买“空闲学区房”。而“空闲学区房”的资源肯定相对稀缺,因此这类房源的价格也有可能上涨!
2
对热门小学班生数的影响
福州市教育局在解释为何想推行“六年一学位”政策时,所提出的几大原因均直指大班额。也就是说,推行“六年一学位后”,最大最直接的影响是福州热门小学的班生数规模将得到降温!
目前,福州热门小学的班生数“大班额”现象非常严重,主要原因就是二手房交易火爆。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热门小学的学位,很多家庭不惜掏出几百万为孩子购买学区房。在这样的市场刺激下,很多家长孩子一入学,就把房子卖掉,导致热点小学每年新生爆表,一个班动辄55-60人,班生数根本减不下来。而“六年一学位”政策一旦执行,学区房交易周期拉长,二手房交易将明显减少,大大降低这些热门小学的班生数!国家所规定的“控制大班额”目标也将得到实现。
3
已购买二手房,学位是否受影响?
正常情况下,一项新的政策若要执行,没有倒追机制,如果你已经在政策发布前购买了二手学区房,在你孩子要入学时前任房东的孩子还没毕业应该不会受影响。也就是说,政策会在正式发布时为节点,政策发布前的一般来说不会受影响。
福州已有楼盘执行“六年一学位”
“六年一学位”在福州并不完全是新鲜事物。目前,福州有两个楼盘,教育部门都对此作出了”六年一学位“的特殊规定。
一是万旭·秀冶里公寓。万旭·秀冶里公寓划片二附小,但万旭·秀冶里公寓同一套房产只能有一位适龄儿童(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二附小一至六年级就学。
二是冠城大通首玺。冠城大通首玺的片内生源由小学生源由福州实小和鼓楼区井大小学共同承担。但该楼盘同一套房产六年内只能有一位适龄儿童(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片内入学。
此外,福州金山小学片内生入学时需已持有房产三年的特殊规定。
我国多城市执行“六年一学位”
“六年一学位”放在全国来看,已经在很多城市执行。
为消减“学区房”优势,解决家长过分追捧“学区房”、中介大肆炒作“学区房”问题,有效遏制择校热难题,合理控制热门小学生源数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全国有:北京、深圳、武汉、兰州、天津、厦门、苏州、南通市(隶属江苏省)、台州市(隶属浙江省)、长春等城市,陆续推出“一套房产六年内提供一个学位”(合法多生育的除外)政策。
主要做法是:
1.采取房产学位限制
规定:一套房产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在学区片内划片入学的机会(合法多生育的除外)。满足其他条件,但不符合“六年一个学位”要求的,按当地招生有关规定安排入学。
2.采取区域学位限制
一是采取一个行政区全部实施。如北京的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通州区;天津的北辰区;武汉的开发区、东湖高新区等。
二是采取只限在热门学校实施。如北京的昌平区、石景山区规定:当划片服务学校学位不足时,划片服务范围内,每个住房产权地址,6年内只能解决购房人一户子女对口入学的申请;再如浙江台州市的椒江区,建立学位预警机制,当年学位紧张的学校纳入“六年一个学位”的实施校;厦门、长春、深圳大鹏新区、天津和平区等,也只是在热门小学实施。欲新增实施学校的,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前向社会预告,如厦门的思明区、湖里区等,2020年计划新增实施小学,均在本区2019年的义务教育招生意见中进行提前公告。
3.采取不同的学位限制解除办法
一是没有明确中途转学规定。目前实施“一套房产六年内提供一个学位”的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对“插班生”,房产限制是否需要满“六年”,中途转出的学生,是否解除学位限制等作明文规定。
二是明文规定学生中途转出的不予解除。如深圳南山区规定:2019年继续实行住房学位锁定制度,学区内同一套房屋只能供一户家庭在一个学制内(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用以申请学位一次。在独立小学或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中途转出的,房屋地址已锁定的不予解除。
三是明文规定学生中途转出的予以解除。如深圳盐田区、宝安区、大鹏新区等明确规定:学段内中途转学的,家长可以向区教育局申请解除房屋锁定。
此外,还有的城市执行六年内限售,即你的孩子如在就读小学,你的房子将不得出售,以确保你六年内一直持续拥有片内小学的学位。这一点与2020年福州将执行的“多校捆绑派位”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明年福州有8所中学(对应的22所小学)将执行“多校捆绑派位”,如果仍属于片内(家庭持有房产、户籍在片内)的孩子,可以直升原对口中学。
01
一转眼,我们一家来东京定居已经超过2年了,今年4月份女儿就要正式上小学了(日本4月份开学)。从2年前刚来日本,一句日语都不懂就直接送她进幼儿园,到现在能上台当着所有同学老师面说日语,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也感叹小孩的适应能力真的比大人强太多太多。
2020年2月20日,女儿幼儿园放学后,我们一家三口去参加了小学的入学家长会。虽然现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三月份了,但是我觉得日本的小学入学家长会还是挺有意思的,特此流水账一般记录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阅读。
可能有人好奇女儿即将上的这所学校是什么学校,公立的还是私立的?简单介绍下,这是一所位于东京新宿区的公立小学,按居住的学区直接划分的公立学区,不论是不是外国人,不论买房租房都可以上。
学校创立于1880年(明治13年),到今年正好140年历史,算算还真是挺长的,这一百多年里也见证了日本的兴衰沉浮,也是几位日本历史上名人的母校。在3年前,整个学校重新翻新过了,虽然整个校区不大,但是看起来感觉挺不错,很有日本风格,该有的设施基本都有。
这硬件设施在一般的公立中已经算不错的了
在日本,小学的学业真的挺轻松,一点都不重,我听好多朋友说,他们孩子每天回家作业最快几分钟就能做完,有的就几页纸,上面还都有各种卡通配图,真正的题目没多少。因为太轻松了,所以很多在日华人爸妈们反而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感,会给他们孩子在课余时间补补课,总体而言这种学习强度和我20年前在上海的小学差不多。
日本采取的“宽松化”教育策略,我个人感觉,不是以“人人都要考好大学”为目标,大部分学校仅以毕业为目标,所以压力都不是很大,而一部分愿意接受精英教育的,本身智商高,想要冲击名牌大学的学生会自行选择在各种各样机构补课,或者去拼一把好的私立学校,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学习都宽松,少部分人自由选择要不要鸡血。毕竟在这里,不是只有考入名牌大学才能过上好日子,由于少子化的关系,年轻劳动力少,竞争相对没那么大,也没必要挤破头。
02
除了上一次带她来学校体检之外,这是我们第二次进这个新的小学。到了之后先是换鞋,每个家庭都会带好室内鞋来。小时候看《樱桃小丸子》动画片里小丸子和小玉在鞋格前说话的场景,如今见到真的了。
换完鞋,几个老师负责发放新生材料,装在大信封里,分男女两个地方发放。老师们都很热情,会很客气的鞠躬致谢,他们把女儿带到了室内体育馆里,和一大堆小朋友们在一起简单认识认识,而我们家长则被引导到了两楼,一起参加家长会。
非常日式的鞋柜子
由于不方便拍照,所以我只能口头描述了,请见谅。来到会场,我们随便找地方坐下之后,过了几分钟家长会正式开始了。家长会的具体内容如下:
校长的问候。
警察局的警察讲解交通安全。
关于入学式的说明。
入学式之前的准备。
学校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孩子们的健康管理说明。
上学期间的午饭说明。
家长联合会的说明。
放学后的儿童广场利用说明。
育儿师的一场育儿课。
本日内容一览
每个部分,都会由不同的老师负责解说,讲的都很细致耐心,所以整个过程大概花了2个小时,挺漫长的。对于日语不好的我来说,是个练习听力的好时机,和日语考试听力比起来,难多了。
03
家长会上没拍照,就这张
一开始先是校长,穿着一身西装,在台前和各位家长们打招呼,然后说了一堆学校的基本情况,欢迎各位新生家长等等的客套话,也提了学校建校140年,看得出他很自豪,也是真心在好好运营管理这所小学。然后是学校附近的警察局的警察,说明了一些交通安全问题,因为小学一年级新生们,都要自己一个人上下学。
该来的还是来了,早就知道日本的小学生都是自己走路上下学,这么快就轮到我女儿了。因为之前听说过有的朋友家孩子,小学一年级是妈妈送半年,半年后才开始自己去学校,所以我还和旁边的人反复确认了下,真没想到我们学校是开学第一天就要自己去了。
接下来,一位老师介绍了一下4月6号的入学式,具体的时间,内容,要带的东西,要交给他们的材料等等。在东京,入学式一般家长都是穿正装的,记得两年前幼儿园入学式我们也都穿了西装,虽然是公立,但也讲究礼仪和仪表,第一印象很重要。
图片来自谷歌,入学式大概就这样子
然后是入学式前需要准备的各种各样东西,这个是春假期间妈妈们最忙碌的事情,需要买衣服,运动鞋,室内鞋,放鞋的袋子,铅笔,铅笔盒,垫板,体育课衣服,衣服袋子,书包,饭盒,餐垫,牙刷,抹布,剪刀,防灾头巾和袋子,绘本袋等等,以上所有内容都需要写好自己名字。有些特殊的东西,在本子上会写清楚去哪里可以买得到。
然后是到入学式为止,需要小朋友学会哪些内容,老师一条一条仔细的讲解,都是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理论上是幼儿园教会的,达到这程度才能说孩子准备好上小学了,具体如下:
会和人打招呼。
会说自己的名字和家里人电话号码。
自己的名字,会读会写。
会说“好的”和“不好”。
会自己使用厕所,洗手,不要忘冲马桶。
会自己独立穿脱衣服。
会自己开闭,穿脱日式书包。
会自己开伞,收伞。
会自己收拾自己带的所有物品。
会使用筷子。
不要挑食。
能在25分钟之内吃完所有午饭。
记得住上学回家的路,警察局的位置等。
会自己安全正确的过马路。
小学入学所需的基本技能一览
这些技能,女儿在幼儿园期间就基本都学会了,当时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幼儿园很少教学业知识,现在总算明白了,幼儿园的作用就是给小学做准备,给小朋友的独立做准备。比起读书成绩更好,我更希望她能做个独立,懂事,有担当的小孩。
接下来说的是学校生活,早上学校8点开学,只开门15分钟,建议学生们7点起床。登校时需要带好黄帽子,每个年级的帽子颜色不一样。如果忘带东西,不可以回去拿,除了必要的东西也不允许带钱,每周末把脏衣服等带回家洗一遍,1年级生采用“集团放学制度”。
所谓的“集团放学制度”,是一种为了保证学生们安全回家的制度。学校位于十字路口处,所以把放学的孩子们分成四组,分别对应回家路的四个方向。因为公立学校是按照学区划分的,所以同学们其实都住在学校周围不远处,分成四组后,同一组的孩子们一起顺路回家,路口会有志愿者家长们沿路引导。

四个组用每个人校帽上,四个不同颜色的小扎带来区分。所以这样的话,我更放心点了,我们家离学校就大约8分钟步行路程,中间只需要过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小路口,也已经带我女儿单独走过几次,相信她应该可以的。
围绕学校的四条路
接下来说一下在学校吃饭(給食),虽然小学没有学费,但是需要支付饭费,饭费价格是250円一顿,一个月上22天的话,大概就是5500円一个月,折合人民币300多块钱。这个钱是需要银行卡自动扣款的,我们学校要求小朋友到附近的邮局银行开银行账户,然后申请自动扣款。
小孩子开户要大人带好小孩子的身份证明和自己刻的印章才能开,我们在附近的文具店刻了一个,居然收费2000円,折合人民币130元,太贵了,能在国内刻好的话带过来,迟早都用得到。
邮局银行的自动支付申请书回执
接下来是PTA(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传说中每个家长都要参与的家长组织,由各个学校发起,包括老师和家长。因为普遍日本学校都人手不够,所以家长也要适当参与进去,一起去负责一些零碎的事情,或者协助孩子们举办各种各样活动等等。
04
最后说了一大堆,本以为快结束了,没想到来了个专业的育儿师,直接给我们家长上了一堂育儿课,还强制让这么多不认识的家长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等等。我们用着蹩脚的日语,现学现卖的跟旁边的日本妈妈交流了几次,我也尝试用英语跟她们交流,发现她们其实能听懂,只是不好意思开口说。
这位育儿师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一个话题,如果遇到孩子做错事,用“なんで?”,还是“どうしたら”,两者都有“如何”的意思,但一个是强调做错事的原因,有指责的意思,另一个是强调怎么做更好,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对,通过家长不同的回答来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
这几年来,也认识不少日本妈妈了,普遍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亚撒西(優しい,温柔),放到我们自己身上可能会骂的情况,日本妈妈们居然脾气还是特别好,我都不知道她们是怎么做到的。虽说日本少子化严重,但是也看到了好多妈妈生了三四个,也见过生6个全部自己一个人带的妈妈,太可怕了。日本这里,要么干脆不生,要生就生两三个,是很普遍的情况,所以日本学校里会很强调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这点是我们独生子女体会不到的。
遇到一个高年级的小朋友正好放学
这种日式书包功能非常强大,人人都用
全部结束之后,孩子们从楼下体育馆上来了,找到了自己的爸妈,“众神归位”。然后一个个非常有序的分批下楼,家长们自发的整理起房间内的桌椅等等,我也观察了下学校的厕所,干净的令人发指,可惜没有拍照片。
下楼换完鞋,和老师们笑着鞠躬致谢,回家了。在回家路上,我问女儿:你真的能自己一个人上下学吗?
她说:できるよ。(可以啊。)
据悉,听证会将在10月11日上午9时举行
地点在福州市仓山区南江滨西大道193号东部办公区2座9楼
目前,市教育局正在接受听证会代表的报名
听证会代表包括专家听证代表15人,
涉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五区教育局、学校负责招生人员
另外还有10人是公民听证代表
感兴趣的人可以登录福州市教育局网站申请
同时,现场还将邀请10人旁听人员(含5名记者)
据悉
听证会现场主要听取两大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1.是否有必要实行“完善五城区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2.《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完善五城区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是否完善?需要如何改进?
那么,问题来了
为何福州市教育局想推行“六年一学位”呢?
对此,福州市教育局也作了四大原因的释释——
原因一:
五城区小学“班生额”超标现象严重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实施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专项规划的通知》(闽教基〔2018〕64号)要求:
(1)2018年底前,巩固全面消除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的成果。目前,福州市已经做到
(2)全省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3%以内,随迁子女占在校生25%以上的设区市控制在4%以内。到2020年56人及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2018年,福州市随迁子女占在校生24.7%,但福州市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达到5.83%(其中鼓楼、晋安、仓山大班额比例尤其高),无法完成2020年消除大班额的要求。
(3)到2020年,全省51-55人班额比例控制在10%以内,随迁子女占在校生25%以上的设区市,控制在15%以内。2018—2019学年,福州市51-55人班额比例达19.21%(其中五城区51-55人比例高),控制51-55人班额比例达标的难度大。
(4)到2020年,2000人以上大校额得到控制,学校规模逐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福州市也很难有效控制。
原因二:
热门学校“学区房”轮转频繁
加剧大班额问题
近年来,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渴求与日俱增,一些没有承担随迁子女任务的优质小学,由于其对口的初中是福州市的优质学校,所以成为许多家长的首选,也由此助推了“学区房”的轮转,家长“买房—套学位—卖房”现象频繁,这是热门学校片内房产交易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钱塘小学等校为例,钱塘小学近三年每年招收新生660人左右,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新生是临近入学一年内才购房、落户进入学校的;湖滨小学、国货路小学等校片内小户型楼盘多,小升初多校划片政策出台之前,这些学校片内小户型房产流转率极高,超过一半的家长在孩子入学一年之内又将房产抛售,以至片内生源愈加爆满。
原因三:
大班额的危害不容小觑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制定实施“十三五”中小学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闽教基﹝2017﹞45号)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班额要求为:小学“每班容纳45座”,初级中学“每班容纳50座”。班额超标带来很多危害,如:挤占了学校的功能教室,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迫使老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管理,而非课堂教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变小,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安全隐患等。大班额现象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近年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已发文明令致力消除大班额。
原因四:
实行学位限制办法是大势所趋
当前全国多地纷纷实行“一套房产六年内提供一户家庭学位”办法,遏制学区房交易频繁带来的优质校供需矛盾问题。近年福州市教育局多次收到大人代表、政协委员、部分群众关于呼吁福州市应采取“学位限制”的建议,“学位限制”的呼声高涨。市领导在调研教育工作时,也收到多校对片内房产交易频繁带来生源压力问题的反馈。实行“学位限制”办法是大势所趋,福州市应加快研究制定规范小学就近入学的政策,遏制学区房交易频繁带来的学位供需矛盾问题,遏制择校热难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这一消息不啻于一条重磅炸弹
一下子在家长圈中引起轩然大波
什么叫“六年一学位”?
对现行入学政策会有什么影响?
对学区房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以下是福州爱上学为大家带来的原创分析
欢迎大家转发
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观点
什么是“六年一学位”?

所谓“六年一学位”,是指“一套房产六年内提供一户家庭的学位”。
也就是说,同一住房地址自登记入学之年起,六年内仅提供本户家庭一个入学学位,不再为该住房地址的提供其他学位。
那么,二孩怎么办?虽然市教育局在公告中没有提及二孩除外。但根据其他城市的做法以及常规理解,一户家庭若有多个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孩子,多个孩子均享有学位。
“六年一学位”将带来哪些影响?
1
对学区房的影响
“六年一学位”政策若将执行,最大的影响是学区房的二手房交易。如果你是想为孩子买一套学区房,以便孩子将来能就读该房子对应的划片小学,那么,作为买主,你就要了解这套房是否还有房东的孩子在该小学就读,与你孩子的入学时间是否有冲突。
那么,“六年一学位”对学区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市教育局在公告中说,是为了“消减学区房的优势”,又该如何理解?
“六年一学位”若执行后,对于拥有学区房的家庭来说,你的房子交易条件增加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小学还没毕业,会影响买家的选择。这样看来,因交易条件的增加,学区房的优势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减。对于那种炒学区房的人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说通俗一点,你如果还有孩子在上学,你的学区房就会变得无人问津,卖不动!
但是,对于买家来说,他所能购买并付诸使用的学区房也将变得更为稀缺。在以往没有推行“六年一学位”时,只要房东想出售这套学区房,不管他孩子有没有在读小学,你购买了之后实际上都不影响你的孩子上小学。也就是说,市场上的学区房资源符合你需求的有很多。但是!一旦有了“六年一学位”的政策后,你所能挑选的余地也大大减少。也就是说,如果想让孩子获得学位,你必须要购买“空闲学区房”。而“空闲学区房”的资源肯定相对稀缺,因此这类房源的价格也有可能上涨!
2
对热门小学班生数的影响
福州市教育局在解释为何想推行“六年一学位”政策时,所提出的几大原因均直指大班额。也就是说,推行“六年一学位后”,最大最直接的影响是福州热门小学的班生数规模将得到降温!
目前,福州热门小学的班生数“大班额”现象非常严重,主要原因就是二手房交易火爆。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热门小学的学位,很多家庭不惜掏出几百万为孩子购买学区房。在这样的市场刺激下,很多家长孩子一入学,就把房子卖掉,导致热点小学每年新生爆表,一个班动辄55-60人,班生数根本减不下来。而“六年一学位”政策一旦执行,学区房交易周期拉长,二手房交易将明显减少,大大降低这些热门小学的班生数!国家所规定的“控制大班额”目标也将得到实现。
3
已购买二手房,学位是否受影响?
正常情况下,一项新的政策若要执行,没有倒追机制,如果你已经在政策发布前购买了二手学区房,在你孩子要入学时前任房东的孩子还没毕业应该不会受影响。也就是说,政策会在正式发布时为节点,政策发布前的一般来说不会受影响。
福州已有楼盘执行“六年一学位”
“六年一学位”在福州并不完全是新鲜事物。目前,福州有两个楼盘,教育部门都对此作出了”六年一学位“的特殊规定。
一是万旭·秀冶里公寓。万旭·秀冶里公寓划片二附小,但万旭·秀冶里公寓同一套房产只能有一位适龄儿童(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二附小一至六年级就学。
二是冠城大通首玺。冠城大通首玺的片内生源由小学生源由福州实小和鼓楼区井大小学共同承担。但该楼盘同一套房产六年内只能有一位适龄儿童(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片内入学。
此外,福州金山小学片内生入学时需已持有房产三年的特殊规定。
我国多城市执行“六年一学位”
“六年一学位”放在全国来看,已经在很多城市执行。
为消减“学区房”优势,解决家长过分追捧“学区房”、中介大肆炒作“学区房”问题,有效遏制择校热难题,合理控制热门小学生源数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全国有:北京、深圳、武汉、兰州、天津、厦门、苏州、南通市(隶属江苏省)、台州市(隶属浙江省)、长春等城市,陆续推出“一套房产六年内提供一个学位”(合法多生育的除外)政策。
主要做法是:
1.采取房产学位限制
规定:一套房产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在学区片内划片入学的机会(合法多生育的除外)。满足其他条件,但不符合“六年一个学位”要求的,按当地招生有关规定安排入学。
2.采取区域学位限制
一是采取一个行政区全部实施。如北京的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通州区;天津的北辰区;武汉的开发区、东湖高新区等。
二是采取只限在热门学校实施。如北京的昌平区、石景山区规定:当划片服务学校学位不足时,划片服务范围内,每个住房产权地址,6年内只能解决购房人一户子女对口入学的申请;再如浙江台州市的椒江区,建立学位预警机制,当年学位紧张的学校纳入“六年一个学位”的实施校;厦门、长春、深圳大鹏新区、天津和平区等,也只是在热门小学实施。欲新增实施学校的,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前向社会预告,如厦门的思明区、湖里区等,2020年计划新增实施小学,均在本区2019年的义务教育招生意见中进行提前公告。
3.采取不同的学位限制解除办法
一是没有明确中途转学规定。目前实施“一套房产六年内提供一个学位”的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对“插班生”,房产限制是否需要满“六年”,中途转出的学生,是否解除学位限制等作明文规定。
二是明文规定学生中途转出的不予解除。如深圳南山区规定:2019年继续实行住房学位锁定制度,学区内同一套房屋只能供一户家庭在一个学制内(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用以申请学位一次。在独立小学或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中途转出的,房屋地址已锁定的不予解除。
三是明文规定学生中途转出的予以解除。如深圳盐田区、宝安区、大鹏新区等明确规定:学段内中途转学的,家长可以向区教育局申请解除房屋锁定。
此外,还有的城市执行六年内限售,即你的孩子如在就读小学,你的房子将不得出售,以确保你六年内一直持续拥有片内小学的学位。这一点与2020年福州将执行的“多校捆绑派位”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明年福州有8所中学(对应的22所小学)将执行“多校捆绑派位”,如果仍属于片内(家庭持有房产、户籍在片内)的孩子,可以直升原对口中学。
01
一转眼,我们一家来东京定居已经超过2年了,今年4月份女儿就要正式上小学了(日本4月份开学)。从2年前刚来日本,一句日语都不懂就直接送她进幼儿园,到现在能上台当着所有同学老师面说日语,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也感叹小孩的适应能力真的比大人强太多太多。
2020年2月20日,女儿幼儿园放学后,我们一家三口去参加了小学的入学家长会。虽然现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三月份了,但是我觉得日本的小学入学家长会还是挺有意思的,特此流水账一般记录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阅读。
可能有人好奇女儿即将上的这所学校是什么学校,公立的还是私立的?简单介绍下,这是一所位于东京新宿区的公立小学,按居住的学区直接划分的公立学区,不论是不是外国人,不论买房租房都可以上。
学校创立于1880年(明治13年),到今年正好140年历史,算算还真是挺长的,这一百多年里也见证了日本的兴衰沉浮,也是几位日本历史上名人的母校。在3年前,整个学校重新翻新过了,虽然整个校区不大,但是看起来感觉挺不错,很有日本风格,该有的设施基本都有。
这硬件设施在一般的公立中已经算不错的了
在日本,小学的学业真的挺轻松,一点都不重,我听好多朋友说,他们孩子每天回家作业最快几分钟就能做完,有的就几页纸,上面还都有各种卡通配图,真正的题目没多少。因为太轻松了,所以很多在日华人爸妈们反而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感,会给他们孩子在课余时间补补课,总体而言这种学习强度和我20年前在上海的小学差不多。
日本采取的“宽松化”教育策略,我个人感觉,不是以“人人都要考好大学”为目标,大部分学校仅以毕业为目标,所以压力都不是很大,而一部分愿意接受精英教育的,本身智商高,想要冲击名牌大学的学生会自行选择在各种各样机构补课,或者去拼一把好的私立学校,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学习都宽松,少部分人自由选择要不要鸡血。毕竟在这里,不是只有考入名牌大学才能过上好日子,由于少子化的关系,年轻劳动力少,竞争相对没那么大,也没必要挤破头。
02
除了上一次带她来学校体检之外,这是我们第二次进这个新的小学。到了之后先是换鞋,每个家庭都会带好室内鞋来。小时候看《樱桃小丸子》动画片里小丸子和小玉在鞋格前说话的场景,如今见到真的了。
换完鞋,几个老师负责发放新生材料,装在大信封里,分男女两个地方发放。老师们都很热情,会很客气的鞠躬致谢,他们把女儿带到了室内体育馆里,和一大堆小朋友们在一起简单认识认识,而我们家长则被引导到了两楼,一起参加家长会。
非常日式的鞋柜子
由于不方便拍照,所以我只能口头描述了,请见谅。来到会场,我们随便找地方坐下之后,过了几分钟家长会正式开始了。家长会的具体内容如下:
校长的问候。
警察局的警察讲解交通安全。
关于入学式的说明。
入学式之前的准备。
学校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孩子们的健康管理说明。
上学期间的午饭说明。
家长联合会的说明。
放学后的儿童广场利用说明。
育儿师的一场育儿课。
本日内容一览
每个部分,都会由不同的老师负责解说,讲的都很细致耐心,所以整个过程大概花了2个小时,挺漫长的。对于日语不好的我来说,是个练习听力的好时机,和日语考试听力比起来,难多了。
03
家长会上没拍照,就这张
一开始先是校长,穿着一身西装,在台前和各位家长们打招呼,然后说了一堆学校的基本情况,欢迎各位新生家长等等的客套话,也提了学校建校140年,看得出他很自豪,也是真心在好好运营管理这所小学。然后是学校附近的警察局的警察,说明了一些交通安全问题,因为小学一年级新生们,都要自己一个人上下学。
该来的还是来了,早就知道日本的小学生都是自己走路上下学,这么快就轮到我女儿了。因为之前听说过有的朋友家孩子,小学一年级是妈妈送半年,半年后才开始自己去学校,所以我还和旁边的人反复确认了下,真没想到我们学校是开学第一天就要自己去了。
接下来,一位老师介绍了一下4月6号的入学式,具体的时间,内容,要带的东西,要交给他们的材料等等。在东京,入学式一般家长都是穿正装的,记得两年前幼儿园入学式我们也都穿了西装,虽然是公立,但也讲究礼仪和仪表,第一印象很重要。
图片来自谷歌,入学式大概就这样子
然后是入学式前需要准备的各种各样东西,这个是春假期间妈妈们最忙碌的事情,需要买衣服,运动鞋,室内鞋,放鞋的袋子,铅笔,铅笔盒,垫板,体育课衣服,衣服袋子,书包,饭盒,餐垫,牙刷,抹布,剪刀,防灾头巾和袋子,绘本袋等等,以上所有内容都需要写好自己名字。有些特殊的东西,在本子上会写清楚去哪里可以买得到。
然后是到入学式为止,需要小朋友学会哪些内容,老师一条一条仔细的讲解,都是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理论上是幼儿园教会的,达到这程度才能说孩子准备好上小学了,具体如下:
会和人打招呼。
会说自己的名字和家里人电话号码。
自己的名字,会读会写。
会说“好的”和“不好”。
会自己使用厕所,洗手,不要忘冲马桶。
会自己独立穿脱衣服。
会自己开闭,穿脱日式书包。
会自己开伞,收伞。
会自己收拾自己带的所有物品。
会使用筷子。
不要挑食。
能在25分钟之内吃完所有午饭。
记得住上学回家的路,警察局的位置等。
会自己安全正确的过马路。
小学入学所需的基本技能一览
这些技能,女儿在幼儿园期间就基本都学会了,当时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幼儿园很少教学业知识,现在总算明白了,幼儿园的作用就是给小学做准备,给小朋友的独立做准备。比起读书成绩更好,我更希望她能做个独立,懂事,有担当的小孩。
接下来说的是学校生活,早上学校8点开学,只开门15分钟,建议学生们7点起床。登校时需要带好黄帽子,每个年级的帽子颜色不一样。如果忘带东西,不可以回去拿,除了必要的东西也不允许带钱,每周末把脏衣服等带回家洗一遍,1年级生采用“集团放学制度”。
所谓的“集团放学制度”,是一种为了保证学生们安全回家的制度。学校位于十字路口处,所以把放学的孩子们分成四组,分别对应回家路的四个方向。因为公立学校是按照学区划分的,所以同学们其实都住在学校周围不远处,分成四组后,同一组的孩子们一起顺路回家,路口会有志愿者家长们沿路引导。

四个组用每个人校帽上,四个不同颜色的小扎带来区分。所以这样的话,我更放心点了,我们家离学校就大约8分钟步行路程,中间只需要过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小路口,也已经带我女儿单独走过几次,相信她应该可以的。
围绕学校的四条路
接下来说一下在学校吃饭(給食),虽然小学没有学费,但是需要支付饭费,饭费价格是250円一顿,一个月上22天的话,大概就是5500円一个月,折合人民币300多块钱。这个钱是需要银行卡自动扣款的,我们学校要求小朋友到附近的邮局银行开银行账户,然后申请自动扣款。
小孩子开户要大人带好小孩子的身份证明和自己刻的印章才能开,我们在附近的文具店刻了一个,居然收费2000円,折合人民币130元,太贵了,能在国内刻好的话带过来,迟早都用得到。
邮局银行的自动支付申请书回执
接下来是PTA(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传说中每个家长都要参与的家长组织,由各个学校发起,包括老师和家长。因为普遍日本学校都人手不够,所以家长也要适当参与进去,一起去负责一些零碎的事情,或者协助孩子们举办各种各样活动等等。
04
最后说了一大堆,本以为快结束了,没想到来了个专业的育儿师,直接给我们家长上了一堂育儿课,还强制让这么多不认识的家长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等等。我们用着蹩脚的日语,现学现卖的跟旁边的日本妈妈交流了几次,我也尝试用英语跟她们交流,发现她们其实能听懂,只是不好意思开口说。
这位育儿师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一个话题,如果遇到孩子做错事,用“なんで?”,还是“どうしたら”,两者都有“如何”的意思,但一个是强调做错事的原因,有指责的意思,另一个是强调怎么做更好,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对,通过家长不同的回答来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
这几年来,也认识不少日本妈妈了,普遍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亚撒西(優しい,温柔),放到我们自己身上可能会骂的情况,日本妈妈们居然脾气还是特别好,我都不知道她们是怎么做到的。虽说日本少子化严重,但是也看到了好多妈妈生了三四个,也见过生6个全部自己一个人带的妈妈,太可怕了。日本这里,要么干脆不生,要生就生两三个,是很普遍的情况,所以日本学校里会很强调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这点是我们独生子女体会不到的。
遇到一个高年级的小朋友正好放学
这种日式书包功能非常强大,人人都用
全部结束之后,孩子们从楼下体育馆上来了,找到了自己的爸妈,“众神归位”。然后一个个非常有序的分批下楼,家长们自发的整理起房间内的桌椅等等,我也观察了下学校的厕所,干净的令人发指,可惜没有拍照片。
下楼换完鞋,和老师们笑着鞠躬致谢,回家了。在回家路上,我问女儿:你真的能自己一个人上下学吗?
她说:できるよ。(可以啊。)
相关日志